高雄鳳山|在古鎮探索著文化藝術的新村

悠圖探索隊
2023/10/10


在住到鳳山之前,腦海裡對於這裡的印象只有擁擠和混亂;介於屏東市與高雄市之間,鳳山每天都要吸納兩個城市之間東奔西走的通勤族。巨量的車流會在每天早上和傍晚灌入鳳山,從街區到外環道川流不息;鳳山的居民也不例外,大多數人每天也必須跳入那湍急的人海車流,在工作和生活之間奔走。 鳳山市區街道狹小,車流湧入時更顯擁擠。街區樣貌老舊,多的是 40 年以上舊公寓、老透天,不知為何至今還沒有地下化的電線在天空交織成網,街景像過往的萬華。如果只是每天單純經過的過客,可能很難對鳳山留下特別的好印象。直到搬來黃埔新村落腳鳳山,開始生活在這裡,才有充裕的時間讓我一步步瓦解過往腦海裡的負面印象。 鳳山是座古城,發展的時間早,歷史紀載寫的是滿清帝國在 1684 年設立鳳山縣,但當時是以左營區為中心,真正移到現在的鳳山是在 1788 年的時候才建立的鳳山新城。遷移至此後發展興盛,一度是台灣南部最繁榮的城鎮。在歷經了滿清、日治、國民黨政府到現在,超過 2 個世紀的發展,讓鳳山有著很深的文化底蘊。

新文化醞釀.黃埔新村

黃埔新村在日治時期是日軍眷舍,這裡曾經是日軍太平洋戰爭時南進的基地。1949 年孫立人將軍隨著國民黨來到鳳山之後先命名為誠正新村,1950 年成立黃埔軍校之後才又改名為黃埔新村。 這裡是國內第一座眷村,第一批住在這裡的軍眷大多是孫立人將軍的部屬。來自中國各個省份,在從軍之前他們曾經是不同的職業,有著不同的語言,眷村在當時就像是一個大熔爐,調和接納這些被迫離開家鄉,來到異地生活的不同文化色彩。 隨著生活發展,原本的日式空間不敷使用,眷戶們開始向外增建,向上擴展,形成現在黃埔新村建築群的特殊景致。以日式屋舍為中心,延伸出水泥磚牆屋舍的特別樣貌,原眷戶大致上發展到第二代之後,一部分因為政治因素搬離,一部分搬進新建的公寓社區。


原本差點被拆除的黃埔新村,在文史工作者的奔走之下,幸運的被保留下來,成為台灣歷史重要的遺物。現在黃埔新村被規劃為「國家級眷村文化園區」,園區內的屋舍由高雄市文化局代管,任何人都可以「以住代護」的方式,申請屋舍空間,或創業、或居住。過往的歷史被保留,既有的建物得以重新活化。 以住代戶專案的執行,讓現在的村子重新醞釀著全新的文化,各式各種不同類型的人進駐到這裡;工程師、藝術創作者、單車工作室、室內設計、餐廳業者、插畫家、民宿、媒體…等等。過往這裡的文化只有短暫結束一段時間,隨之而來的是新聚落的生成。 相較國內其他眷村的發展,黃埔新村有個難以取代的特殊性:"濃厚的人文色彩依舊被保留著"。進駐到黃埔新村的人,多半也居住在這裡或者有很長時間的逗留在這。有人的生活,就有互動,有互動自然就有文化的生成。 如同過往,村子裡依舊聚集來自不同地方的人,帶著不同的生活模式和經歷而來,互相學習、形成社會,和過往的眷村沒有不同,新的村民只是用親身經歷再一次的演繹過往眷村多元文化的融合。村子的範圍說大不大、說小也不小,用單車繞行巷弄之間,或騎或走,在一處角落待著。眼前看到的磚瓦,也許是 70 年前的某人親手疊砌,也或許只是昨天某人的修繕成果。

鳳山的發源地.鳳山溪東便門

騎出新村左轉,鳳山溪就在眼前,往橋右邊望去就是鳳山溪的上游。不遠處的溪床中間還保有滿清時代建城時橋墩。當時鳳山總共有六座城門,完整的城牆結構圍繞保護鳳山,難以想像這裡以前矗立著高牆而現在僅存一個小小的同儀門(東便門)。同儀門一旁小小的東福祠,祀奉橋頭土地公東福正神。 鳳山溪一路向南流入前鎮溪、進入高雄港。過往來自中國的移民,便是從鳳山溪一路乘船入城在東門下船,這裡成為鳳山城的發源地,一路向內延伸出龍山寺、打鐵街,再向前便是城隍廟。沿著鳳山溪騎乘單車很是享受,沿著岸邊騎,分別可以串聯經過大東文化藝術中心、大東公園、東便門、龍山寺、訓風砲台,距離都不遠。

興盛一時.打鐵街

東便門另一側的街道巷弄狹小,街道內充斥著紅磚堆砌的牆面,只有短短幾十公尺的道路,狹窄的道路,這裡曾經熱絡一時,是打鐵產業的聚落,興盛時期同時有過 14 間打鐵店家。過往這裡是興盛繁榮的區塊,移民從東便門碼頭落腳生根。當時農業為主的社會,鐵器是生活必需品,鋤頭、鏟子、犁耙、菜刀、槌子等等都是鐵製品,鐵器在當時有著很高需求。街道上的鐵器店名稱幾乎都是「信」開頭,轉角的信仁鐵店就是所有店家的宗師,師父領進門,至少經歷三年的時間,學成後開枝散葉的學徒們不忘初衷,便也以「信」字作為起頭,各立門戶。信仁鐵店的老闆娘樂於和我們分享,他說手工打造的鐵器有他的優點在,但複雜的工序和炙熱的環境,自然也讓這項產業逐漸沒落。店口一旁的熔爐,爐口還堆積的煤炭。


偉大工程.曹公圳

第一次來到鳳山,逛逛曹公圳絕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,騎著走著也想不到現在隱藏在公寓後面的人工渠道是個偉大工程。沿著大東公園騎就可以接上曹公圳。現在的曹公圳已經重新整治規劃,淺淺的河道蜿蜒,一段距離就有設置親水階梯,河道兩側種不同的樹種庇蔭,接近鳳山火車站兩側的柳樹群,迎著微風吹過的時候,是一段非常舒服且賞心悅目的路段。曹公圳實際上是個很偉大的工程,滿清時期(1837 年,道光 17 年)鳳山知縣曹謹為了農田灌溉而開鑿的人工渠道,現在騎乘的距離只有短短的幾公里,難以想像過往渠道曾有 130 多公里,灌溉面積超過 6 千公頃。隨著時光遷移,曹公圳的渠道剩下沒幾公里,如今成為鳳山市區街道內人們閒散走走的景點。


台灣文化藝術中心.衛武營

沿著渠道走到底左轉就會接去衛武營,騎著單車在鳳山市區散步,景點之間大概最多只有 10 分鐘左右路程。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絕對值得一逛,做為單車小旅行的最後一站再適合不過。涵蓋主建築加上園區占地廣大(66.6 公頃),園區內滿滿的綠林、草地、小湖畔,這裡從過往的軍事訓練基地,搖身一變成為台灣的文化藝術中心。藝術中心建築物本體由荷蘭建築師設計,白色波浪狀的曲線外觀是一座融合周遭環境地景的建物設計,穿堂動線穿透四面,氣流、人流可以隨意的走在裏頭。衛武營的藝文活動非常多元,若剛好在周末來到這裡,隨地隨坐就有不同的表演可以觀賞。鳳山的景點還多,踩著單車先用一個半天把鳳山繞一圈,再多待幾天可以好好的走看這個熱絡的小城鎮。一天的行程先這樣,接著再來看看其他地方。


作者|劉又銓|5AM WORKOUT STUDIO 主理人

參考文獻:

1.新活水。台灣舊眷村的名稱大都是某某「新」村:高雄鳳山.黃埔新村。2021/10/25|老屋顏。

2.以住代戶。鳳山黃埔新村

3.高雄市鳳山區公所。鳳山溪。2021/9/11。

4.微笑台灣。清朝遺跡鳳山新城,小巷中藏著消失的打鐵街。2017/3/9。

Related